钳工顾秋亮:蛟龙号上义无反顾的“拼命三郎”
//www.workercn.cn 2015-11-26 15:20:00来源:中工网作者:

义无反顾的“拼命三郎”

    2009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拉开了海上试验的序幕。顾秋亮作为蛟龙号海上试验技术保障骨干,已是五十多岁的他,克服严重的晕船反应和海上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等诸多困难,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每年近数十天(最长时间达100余天)的海试中,为蛟龙号保驾护航。2009年至2012年,四年的海试他一次都未落下。全程参与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000米、3000米、5000米和7000米四个阶段的海上试验;2013和2014年蛟龙应用海试他也不落下,而与他并肩作战的大多数是年轻的科研人员。

    他身先士卒,带领装配保障组不仅完成了蛟龙号的日常维护保养,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如压载铁的安装、水下灯光的调整、布放回收接口的设置等,并将自己的技术和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国家深海基地的年轻技术人员,为蛟龙号海试和投入正规化的业务运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海上试验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他经常不得不忍受烈日的炙烤,在60多度高温的甲板上挥汗如雨,完成一次次拆卸、安装、维护保养工作。蛟龙号内部的操作维护空间比较狭小,顾秋亮常常需要在里面钻进爬出,有时甚至只有一只手能伸进去的地方,他也必须坚持完成设备的拆装和维护。四年海试,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然而顾秋亮却从未有过抱怨,始终冲在前面,甘之如饴。

    在海上试验过程中,常常因为气象、技术等多种因素,需要抢时间、抢海情,经常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多年的海试,顾秋亮已记不清历经了多少个不眠之夜。顾秋亮说:“在海上工作生活确实很苦很累,但我感到很兴奋、很自豪。不管是晚上加班到半夜还是早上五点半起床保养潜器,不管日晒还是雨淋,我感到很光荣,能为海试出一份力,我很骄傲,因为在祖国的深潜记录中有我的汗水,光荣!”7000米级海试期间,顾秋亮和同事们连续两个晚上通宵,利用自己丰富的工程经验,解决了进口推进器的瑕疵。“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他便忘记了自我。”这是身边的同事对他最贴切也是由衷的评价。冲刺7000米深度大关的前夜,为了修复装于潜水器后上方的推力器,顾秋亮又一次挺身而出,冒雨搭起便梯,解决了推力器安装位置高、单人无法装拆的问题,又一次忙到凌晨。蛟龙号的首席潜航员叶聪从7020米的深海回来,在下潜日记中写道:“昨晚,同志们只睡了五个小时,顾秋亮则更少。凌晨他们还在后甲板给推力器补油。今天早上,我来到蛟龙边,他们已经做好了下潜前的准备。因为有了他们,我无所畏惧,无比自信。”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陈莉辉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