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三父子 ——“空中两代人”-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图画

新闻

郑家三父子 ——“空中两代人”

2019-07-01 16:29:15  来源: 中工网

        在中建二局一公司深圳分公司,有一个建筑之家,郑家三父子都是中国建筑人,都是飞行穿梭在摩天大楼的塔吊司机、机管员,都是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代发展的建设者、亲历者,两代人的奋斗历程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70年来,他们“建”证着新中国巨大变迁和国家的飞速发展。

 

        父亲郑仕超的“空中第一代人”

        父亲郑仕超是穿过军装、扛过枪的军人,1958年脱下军装,转业成为中建人。由于他爱动脑筋、喜欢拆装机械零部件、做事严谨、不苟言笑,领导看中了他,他成为众多建筑人向往的机操员,那时的翻斗车、转载机、物料提升机、卷扬机等成了他手中的战斗武器。他凭着满腔热血和万丈豪情,参加了西南三线大建设,进四川、走贵州、会长沙,是当时最艰苦的一段岁月。由于交通不便,他相信路就在脚下,靠肩挑、背扛、手推将一件件施工机械从一个个山沟带到另外一个个山脊,将一座座工厂立起,将一个个隧道打通,将一座座房屋树起。

他是一名共产党员,经历过43年前的唐山大地震,至今回忆起来永远他是刻骨铭心的伤痛。大地震过后他与活着的人掩埋了逝去的亲人与同事,投入到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他挺起钢铁般的脊梁,用手中的机械重新筑起陡河电厂

1978年3月公司在北京肿瘤医院工地有了第一个塔吊,他成了第一批塔吊司机。后来国家哪里有建设需要,他就向哪里集结。后来,深圳这块热土成了他人生最璀璨的主战场。从此他在高空中,与高高塔吊为伍,与蓝天白云相伴,将一座座高楼大厦筑起。深圳早期建筑物,例如物贸大厦、海丰苑、深圳会堂、市政府通新岭住宅、人大办公楼等工程建设留下他的身影。有一年,他被公司评为“先进生产者”的称号,拿到价值不菲800元奖金,第二天他乐呵呵地买了一台电视机,成了同事、家人津津乐道的“名人”。1990年他成了一名专职机管员,最多的一个工地有3台塔吊、5个室外电梯,管理者20多名机操工。这样一干就是10年,一直到2000年光荣退休。

 

        郑其彬、郑其军兄弟俩的“空中第二代人”

        郑其彬人称“郑老二”、郑其军人称“郑老三”,他们分别是1987年、1993年参加工作,成了第二代中建人。幸运的是,他们参加工作都被安排到机操工,也是与爸爸一样与高大的塔吊打交道。郑其彬想起第一天上班、脚踩塔臂的情景时,不由地振臂高呼:我真牛!我最高!头顶着彩云,沐浴着阳光,深圳整个城市尽收眼底!

有趣的是,1993年在峰景台大厦项目施工中,他们父子三人同在一个工地,爸爸是机械工长,哥哥郑其彬是塔吊操作员,弟弟郑其军是塔吊操作徒弟,演绎着郑家三父子“空中两代人”故事。爸爸从不讲情面,尤其是面对两个儿子,他的要求比任何一个机操工都要严格。那时施工现场都是三班人员倒,人昼夜不停地连轴干,爸爸就安排弟兄两个两班倒,比别的机操工每天多干几个小时。对待塔吊运行中的每一个动作、环节,爸爸总是动不动地“挑错”,兄弟俩有一次实在受不了这种“委屈”,找了项目负责人要求调离岗位。现在他们兄弟俩回想起来,不由地感慨说:还是爸爸当初做得好,多亏了他老人家,我们俩练就了扎实功夫,养成了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在以后二十多年从没有出现过机械事故。

哥哥郑其彬参加过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也建设过海南省政府大楼工程,中信山语湖、阳江核电站、中天元大楼、招商局广场、星航华府等重点工程留下了他的身影。弟弟郑其军也参加过彩虹新都、丽湖花园、城市天地广场、双玺花园、长源村改造等工程建设。由于兄弟俩勤于动脑,不怕流汗,早已成为施工机械行内的能人,每逢大、急、难的项目,公司总是一句话:“让郑老二、郑老三上”!

        自从郑其彬成为机械工长后,他参加了20多项工程建设,都是工程要急的项目。在中信山语湖项目,他同时管理了6台塔吊,10多部电梯,还有临水临电管理,各种机械安装、运行、维修、保养、拆卸、人员日常教育、安全交底都有他们身影,从工程一段走到另一段,从一层到另一层,从驾驶室到塔臂,检查再检查,监督再监督,施工现场永远有他的身影。骄阳下他常常汗流浃背,汗水湿透了衣服,湿了又烤干,长期的日晒风吹,使得脸庞黝黑,身材敦实高大,就像一座屹立的塔吊一般。日前,他要奔赴深圳长圳公共住房这一全国最大的装配式重点工程,他说要永远站在高楼大厦最高端,感受这座年轻城市日新月异的新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郑家两代三父子与时代同步伐,与时代同声音,演绎着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代发展一个又一个的建设故事,催生了闻名遐迩“深圳速度”、“深圳效益”、“深圳质量”。正是在这两代人的传承和发展中,大家不断见证和建设着一个更加美好祖国。(王义生 张汉军 蔡丹)

 

编辑:陈鹏

热点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