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图画

新闻

谭小龙:要让世界为中国冬奥工程点赞

2020-01-14 13:08:21  来源: 中工网

    2019年12月30日,延庆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完成主体钢结构封顶;2020年春节前完成主体结构全面封顶,2020年12月底全部完工;到2022年冬奥会召开之时,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官员住进了延庆冬奥村,能竖起大拇指为中国冬奥工程点赞。这是我与冬奥之约,也是我们的最大期待。

                                                                                ——延庆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项目经理谭小龙

 

    2020年元旦前夕,零下18度的海坨山,谭小龙迎着凛冽的寒风快步奔走在延庆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现场,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和收获的喜悦。因为,他又实现了一个阶段性目标——北京住总集团承建的延庆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项目一标段主体钢结构封顶,这距离他的冬奥之约又近了一步。

    结缘

    2018年2月25日,作为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办城市,北京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接过奥林匹克会旗。从此,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2018年8月27日,刚完成翠微西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交用的谭小龙,受命任延庆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项目经理。接到任务后,他马不停蹄奔赴延庆,从此展开了一段与冬奥的不解之缘。

    作为采用集投资、融资、建设、改造、运营为一体的ROT(改建-运营-移交)+BOO(建设-拥有-运营)运作模式PPP项目,延庆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紧依国际顶级雪上赛场——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中心,包含国际区、运营区、居住区、新闻媒体转播等功能区。赛时,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约1759个床位。赛后,项目将开启二期建设,对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高山滑雪中心及配套服务设施进行改造,恢复绿地等。滑雪季,依托冬奥设施优质资产开展全民冰雪运动;而在非滑雪季,则发展以山地徒步活动为核心的户外运动集群及相关配套服务,助力奥运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2018年12月31日,工程破土动工。而谭小龙面对的第一战便是这项工程中安全风险最高、施工最困难的部位——人工挖孔桩施工。

    “别说落后一天,就是落后一小时,也是工期滞后!”在一排抗滑桩锁口前,他停住脚步,对着几位分包管理人员说。抗滑桩施工才刚刚开始。在面积相当于12个标准足球场的施工区域内,谭小龙正带着管理人员顶着飞雪不停地巡视、指挥和协调。

    尽管有多年的外埠山地施工经验,但随着施工逐渐推进,谭小龙还是感受到了近20年职业生涯中未曾有过的压力——毕竟人工挖孔桩施工工期只有6个月。谭小龙需要带领团队完成超过40万立方的土方挖运、超过4600米的开挖深度,7074立方的混凝土浇筑。而面对脚下坚硬的岩石层,一组作业工人一天最多完成1米的挖深。按照这个速度,根本不可能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看着海拔900多米,紧依山势高低起伏的桩孔,谭小龙眉头紧锁。

    成长

    “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完成么?”同事问他。呼啸的北风让人生寒,却将一面鲜红的旗帜展开在谭小龙面前,上面赫然写着“谭小龙青年突击队”。回想起劳动竞赛上从领导手中接过旗帜的场景,他坚定地说了四个字:“必须完成。”

    “开局就是决战”,谭小龙一边默默给自己打气,一边带领管理人员、作业工人从早上6点坚守到深夜。进入深冬,混凝土浇筑施工已经停止,有的施工区域还没有场平道路,他们便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上“攀岩”,检查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谭小龙笑言,每天雷打不动的生产例会上,已记不得和大家拍了几次桌子、瞪了几回眼睛。但他清楚地记得,团队最终创造了一天掘进量翻一番的奇迹,工程提前7天完成节点任务,完美打赢冬奥工程建设的第一战。

    但更艰巨的挑战还在后面。

    翻开谭小龙的笔记本,有一页,他用笔重重地圈了一行字:2019年7月12日,主体钢结构冲出正负零。此时,距离主体钢结构全面封顶的节点只有5个多月了。

    令他担心的是巨大的施工量:一标段包含的运动员组团一、组团二、公共组团南区和山地新闻中心的主体钢结构用钢量相当于1.5个埃菲尔铁塔,需要用6万多个焊接节点、7537根钢构件焊接而成,构件的总长度可以环绕北京五环路1圈还多;由2000多个钢构组成的公共组团体系,安装工序多达8道,单就其中的二节柱来说,就得安装3000多根长达6米的钢梁……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山上突降大雪,往返生活区和施工现场的所有通勤车辆全部停运,管理人员和工人们连就餐都成了问题,但是大家都铁了心,不完成任务坚决不下山!到了晚上,这帮年轻人硬是徒步15公里从现场走回来的。”谈及昼夜鏖战的攻坚场面,谭小龙有些激动地说:“有这样坚不可摧的意志,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2019年12月30日,工程历时202天,圆满完成主体钢结构封顶,经受住了铁的考验。

    相约

    基于“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设计理念,延庆冬奥村以中国北方山村为模式,“村落”依山形而建,在中国传统的半开放院落中,原有的树木成为主角;建筑设施并不集中成片,而是分散布局在狭长的山谷中,随山势而建,不破坏山形地貌,成为“山林掩映的场馆群”。

    早在工程建设初期,项目部就制定了详尽的环境保护措施:所有的施工面表土全部剥离,严格编号,妥善保存,待完工后再将全部原土覆盖、原貌修复。设置小型动物保护区,为野生动物扩展栖息场所。此外,配备污水处理系统,雨污水经过处理后先用于赛区的绿化浇灌等。垃圾也会在收集处理后清运出赛区。不只如此,项目部还开发使用项目管理PM系统、BIM5D管理系统、施工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塔吊防碰撞系统、全天候无死角高清监控系统、劳务实名制一卡通人脸识别系统等,全面采用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手段,让绿色、科技理念在冬奥工程实实在在落地。

    如今,延庆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正在进行楼承板铺装和外围护墙施工。春节前,各运动员组团将全面结构封顶。随着为迎接测试赛打造的形象展示面的即将亮相,这里也将逐步成为吸引世界更多目光的焦点和名片。

    “一开始感觉很艰苦,但经过团队一年多的并肩作战,现在心里多了一份感动、一份坚定,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采访最后,谭小龙对我们说:“等到冬奥会召开的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官员住进了延庆冬奥村,能够竖起大拇指为我们国家建设的工程点赞,这便是我对2022年冬奥会的最大期待。”

    我们深信,这份期待将跨过高山峻岭,穿越冰天雪地,为全世界冰雪运动员和爱好者送上最美的惊喜,这份期待也将定格大国工匠的责任担当,踏响大国复兴的坚实步履,悄悄地藏在每一位冬奥建设者心里。

 

编辑:陈莉辉

热点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