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深入挖掘案例的司法价值

来源:学习时报
2024-05-01 08:05

原标题:深入挖掘案例的司法价值

抽象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行为规则,只有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才能转化为鲜活的法治实践。前不久,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大量社会公众广为关注、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具有示范价值的权威案例被收录进了案例库中。深入挖掘案例的丰富司法价值,探寻案例背后的法治实践规律,让人民群众及时感悟案例当中蕴含的传统法治文化理念及其当代价值,是加强司法公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与法律规定相比,案例具备鲜活、灵活的显著特征。在指导办案方面,它们是司法人员办案的最直观参考,有利于实现“同案同判”的结果;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它们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教材,其更直观,更易于理解。一个优秀的案例,既展现法律的精神和威严,又能释放司法的善意与温度,通过情、理、法有机融合,向社会公众传递正能量。

深入挖掘案例价值,应重视案例的遴选与发布。挖掘案例价值,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给司法机关办案提供更加权威、更加规范、更加全面的指引。案例的发布与宣传作为司法公开的重要一环,既要有数量、有频度、有力度,又要特别注重质量、准度与效度。在我国,人民法院通过不同形式、渠道发布案例,包括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参考性案例、典型案例、司法刊物等,形式多元、层级多样、效力不同。其中,影响最大的官方司法案例资源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建立的中国裁判文书网。截至2024年2月20日,裁判文书总量已经突破1.44亿篇,体现了我国案例研究的体量优势。但随着文书数量增加、社会关注增多,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裁判文书网存在的不足也日益显现,如检索不便利、标准不统一、权威度不够等。另一个就是今年初上线的人民法院案例库。与中国裁判文书网“一网打尽”不同,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的案例“精而少”,示范价值比较高。案例库一方面可以弥补指导性案例编选周期长、总量有限、难以满足实践所需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在裁判文书网上检索“大海捞针”、效益低下的问题,是针对需求侧创新提供的新型“司法供给”和“法治产品”。形成常态化的案例遴选机制,应用好这两个案例资源“富矿”,充分发挥案例在统一裁判标准、促进司法公正、弘扬法治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具有法治价值的个案升华为裁判规则。

当前,有少数人存在“案例库是否会取代裁判文书网”“司法公开是否会受到负面影响”等忧虑。需要明确的是,两个数据库都是深化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载体,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针对裁判文书网出现的权利保护、安全风险等问题,要通过持续优化文书上网、完善隐名规则等方式妥善解决。案例发布载体的调整,体现了我国司法公开机制的不断规范与完善、司法公开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

深入挖掘案例价值,应继承和发扬案例的历史资源。成文法与案例相结合,是中华法系的突出特点。“夏刑三千条”就是案例归纳而成。殷商时期有“有咎比于罚”的原则,即有了罪过,比照对同类罪过进行处罚的先例来处理,宋代的“断例”、元代的“条格”、明代的《问刑条例》还将案例与法条一并编纂,通过案例弥补了法律的不足。不同于英美法系,我国古代司法案例不具有制度性约束力,而是在日积月累的司法实践中达成了典型案例共识,因其参考价值而在实务中被借鉴。同时,裁判文书体现的不仅是规则意识,还有情理因素。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司法机关专门发布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型案例,旨在通过解读案例背后的文化价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合。我们今天的司法案例,许多在话语渊源、文化价值、制度素材等方面都离不开以中华案例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法治文化。

因此,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案例的丰富本土资源,充分借鉴中国古代精选案例的经验,对传统法治文化的精华进行整合运用、创造转化,不断增强司法案例的时代感、吸引力以及实效性,让人民群众能够及时感受案例当中蕴含的传统法治文化理念及其当代价值,使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文化观念在人们心中扎根。

深入挖掘案例价值,应在个案中探索法治实践规律。案例研究主要是对以往经验的总结,是通过归纳、比较,从各类案例中抽取出一定的裁判规则,并且探求、分析裁判规则背后蕴藏的法治规律。

以正当防卫制度为例,过去,由于缺乏明确的界限标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之间存在较大的裁量空间,导致个别地区的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倾向,其结果就是人们面临不法侵害时,往往不敢轻易采取正当防卫的行动。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都针对此出台了指导性案例。仔细研究这些指导性案例的裁判规则,可以发现,其体现的是“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尊重了法律赋予公民在遇到他人对自己进行非法侵犯时无需避让和逃遁的权利,这是符合法治规律的表现。案件蕴含着法治规律,传达着法治价值取向。唯有不断发掘这些规律和取向,才能充分发挥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为社会公众的行为提供正确指引。通过这些案例,人们可以看清法治的细节,明晰相关权利义务,了解相关行为的法律边界和法律后果,对有关纠纷处置和诉讼走向形成合理的预期,进而找到维护合法权益的“最优解”。

深入挖掘案例价值,应进一步加强案例法学研究。案例是贯通理论与实务的桥梁,是联结法院与法学院的重要纽带,是开展法学研究的宝贵资源。司法案例中所包含的法律规则、法治经验、法治价值,往往是法学研究创新和理论发展的重要源泉。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案例对于法学理论研究的价值。对案例的研究,一方面,既要研究法院的裁判结论和裁判理念,也要研究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诉讼能力,还要研究代理律师的代理意见和辩护意见等,从而全面了解案件的事实证据、发生背景、法律实施状况和当事人的法治观念水平,实现对案件及其解决过程的整体把握,据此提炼出有学理性、规律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既要研究如何适用立法解决矛盾纠纷,也要研究如何利用立法防范矛盾纠纷,从而对现有法律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并为立法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周维明)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